搜狐教育《教育专栏》独家约稿,严禁转载!
最近因为有事滞留香港,因此也借机调查了国内大学的现状。发现有一个共通的现象,就是各个大学都在往郊县搬。原本大学的校舍都在市中心或者交通比较好的地方,因为城市的开发需要中心地区的土地,而原本狭窄的校园需要建造更大校园。这样就发生了有一部分学校搬到郊外的做法,更有的城市还用市中心的地块置换郊外土地,并且获得高额补贴来建造大型校园的做法。暂且不提国内做法的优劣,现在日本大学却出现了与中国不同的做法,而且逐渐成为一种走向。
笔者所在的大学有过一件事情让笔者记忆犹新。因为大学有赤字问题,学校总是想办法搞创收,本来学校的土地是归大阪府所有,但沉重的债务迫使学校与行政当局不得不考虑卖地。于是学校后边的一块土地成为了一家房地产的小别墅区,而且是属于学区房,一周时间全部售完。后来有机会问校长,他告诉我学校本来要搬到大阪湾边上去,但几乎所有的人反对,只有在原地坚持了。而为了能够坚持下去就只能割肉出让土地减轻债务,这样好不容易躲过了一场国公立大学的破产风波。
以上事例说明不管日本还是中国,要想扩大学校规模,或者通过置换获得资金的方法,只有把学校往外搬。日本大学往外搬的高潮在1956年-1979年之间,城市的大规模开发让学校就只能搬迁到城市的边缘。但去年开始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,原因是日本的出生率不断低下,使得大学学生人数每年减少大学招生下降。大学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局,就想在交通便利上下功夫以便招募更多的学生,最后是决定把大学搬回的市中心。
包括笔者所在的大学都一样,当初学校搬来时,当地的政府对大学有优惠的条件,所以学校经营方才会决定把校址建在当地。现在学校说搬就搬,当然会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影响,所以来自当地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。
笔者调查,在东京的大学中有从郊外的学舍搬到市中心的不是一所两所。如明治大学就搬到了东京中野区的校舍,拓殖大学也是搬到了文京区的校舍。东京理科大学将在两年后从埼玉县久喜市搬到新宿区的神乐坂校区。在近畿地区,东海地区也是一样,同志社大学,南山大学,立命馆大学都有搬迁到市区的计划。
大学搬往郊区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的产物。当时日本有关部门规定在市区不允许超过1500平方米的工厂与大学新增或者扩建。这样的内容是通过《工厂等制限法》在五六十年代东京与大阪地区制定颁布的。而当时还是生育率高峰期,为了接受不断增加的学生,学校不得不在郊外重新建设新校。
2003年日本政府废除了一系列的法律给工厂松绑,这其中就有《工厂等制限制法》。日本现在很多工厂搬到海外,而很多中小学也处于合并或者废止状态,市中心的很多土地变得空余出来。最后大学在市中心的校舍很多是高楼,本来建高楼需要很繁琐的申请,现在手续简化容易建设,这样很多学校决心把学校搬回了市区。
第一个吃螃蟹成功的大学是日本东洋大学。在2006年,东洋大学把学校从埼玉县朝霞市的文科5个学部学生,搬到了东京市内的白山校区,学生们在市中心学习。结果从这年开始报名东洋大学的学生增加了10%。现在除了以上的学校,还有共立女子大学,东京家政大学,立正大学,以及国士馆大学等,都因为学校搬迁而报名学生增加。这样的学校搬迁成为学校经营的胜利方程式。
这种学校搬迁的实际意义是,顾及了学生的需要大学的交通便利性,以及家长们的对子女学习负担减轻的要求,这样才有了学校的根本改革。这些学校的成功将带动日本三分之一的大学的大流动,从郊外回归市中心。
日本各大学校都在谈论2018年问题,也就是到了2018年日本18岁的人口将开始明显减少,到了2025年,大学学习的人数将减少5万人,那些大量招收学生的大学将会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困境。
但是另一个方面,本来大学迁往郊外,给郊外各个地区带来了活力,学生既是郊外各个商店的消费者,也是当地经济的参与者。但是因为学校搬回市区,那些原来住在郊外学生不见了,将对当地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冲击,虽然这是时代的潮流,但是让第三者看来感觉很悲凉。
本文中作者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