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惊现留言:有人问,在哪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哈佛大学校训?对此,哈佛大学校方在其官网上表示,这些校训都是假的,在哈佛墙上看不到所谓的校训,并称所谓校训都是编造的。
哈佛没有校训,哈佛墙上看不到校训,获悉这信息很是意外。但消息的来源和哈佛官网的名头,不容置疑。哈佛官网特别提到“中国”,称哈佛大学的所谓校训在网上盛传,“尤其是在中国”。倘若我是中国某所学校的校长,闻之一定会脸红。即便是普通老师和公民的笔者,得到真相之后,也有一种失落感。 因为在中国,校训几乎像身份证一样,大学、中小学校,乃至幼儿园和培训学校,只要是所学校,就一定有校训。我们对校训的崇拜之情,达到了难以形容的地步,似乎没有校训,就不成其为一所学校,就不是在搞教育。在我们的学校里,有两样文字最为醒目:校名和校训。硕大的文字,精美的制作,在最招人眼的地方,在坚硬的石头或大块的墙壁上,仿佛警示每个人:不记住校训,就等于没有“到此一游”。 在中国,校训被视为学校精神之所在,是励志的重要手段。理性地说,这没有什么不对,但,当你看多了,就会发现问题。千训一面,雷同太严重,别说让人记住,就是多看一眼就没兴趣。“勤奋”“开拓”“创新”“进取”比比皆是,缺乏个性,缺乏灵性。这些大而空的词,能对生龙活虎的莘莘学子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力,能生出怎样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,很值得怀疑。 用词倒在其次,关键是貌似铿锵的词句,并未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。校训是校训,教学是教育,两张皮。众所周知,当下的教育依然是“素质教育讲得有声有色,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”,如此情境之下,再有内涵的校训,也不过是一块应试教育的遮羞布。问题在于,不但没有把羞遮住,反而让那些校训成了教育的反面教材,时时刻刻在干扰着孩子们的正确判断,影响着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。 哈佛校训,网上流传的都是假的,人家不在意这个东西,但他们在培养人才上扎扎实实地做事。我们该学学,当然,我们也可以超越哈佛,用名符其实地校训警示、教育后生,只是,这只能锦上添花,断然不可光顾着去做表面工作。 |